


高水平人才的扩容配资入门炒股,持续夯实着国台的品质底气
文 | 岳治中
日前,中国酒业协会发布《关于聘任中国酒业协会2025届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的通知》,国台数智酒业集团的李清亮、王华、刘世杰等三名技术骨干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入选,冯国跃、胡巍也以优异表现通过复评成功续聘。截止目前,国台已拥有中国酒业协会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5名,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国家评委1名,总计已拥有国家级白酒评委6人。
在中国酒业“国家级评酒委员”一直被视为品质评判的最高水平,堪称“舌尖上的艺术家”。今年国台数智酒业集团的国家级白酒评委数量增至6人,队伍规模持续扩大,这不仅是他们个人专业实力的体现,更充分展现了国台对人才的重视、对极致品质的坚定追求。
01
国台人才知多少
在白酒行业,国家白酒评委绝对是其中最顶尖的一批技术力量,而全国白酒品酒职业技能大赛作为选拔国家白酒评委的顶级赛事,更是对白酒企业和品酒师技术实力的双重考验,堪称白酒行业的“华山论剑”。
资料显示,每五年一届的全国白酒品酒职业技能竞赛,竞争十分激烈,参选者需要历经层层严苛选拔。自2025年6月启动以来,累计吸引了全国近1.5万人参与,约6500人晋级省级预赛,722人晋级全国总决赛,最终获评“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”称号的仅有660人,淘汰率高达95%以上,足见其含金量之高。正因如此,本届大赛也被称为“史上难度最高、要求最严、也最公平透明的一届”。
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所言,中国白酒作为历史经典产业,其生命力源于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,品评技能人才作为检测风味的“精准方向盘”,正是这一过程的“灵魂人物”。
得益于长期以来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,今年国台在各类职业竞技比赛中佳绩不断。今年10月举行的贵州省白酒评委换届评选,汇聚了贵州省177家企业、878名专业技术人员,经过为期五天的严格培训与多轮考核,最终国台55人成功获聘。
当然,上述成绩只是国台强大技术实力的一部分。统计显示,目前国台已拥有白酒国家级评委6人,露酒国家级评委2人,白酒省级评委63人,形成了基础厚实、结构合理的品评人才梯队。
因此,本次国台“国评委”+“省评委”的双重丰收,不仅彰显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深厚积淀,也从侧面印证了国台坚持的“视质量为生命”全员信仰绝非空谈,而是融入骨血的坚守与践行。

02
大手笔支持人才建设,持续夯实人才基石
古人说,功以才成,业由才广。到了今天,这一规律依然适用。就拿国台数智酒业集团勾调中心总监、连续三届获聘国家级白酒评委的冯国跃来说,其从基层成长为国家级白酒评委的历程正是国台重视人才、培养人才的生动缩影。
2003年,冯国跃靠着一股闯劲和对酱酒勾调技艺的向往,寻找名师,拜师学艺。2004年冯国跃加入国台,拜在中国酱香酒酿酒大师、国台数智酒业集团副总经理徐强门下。在国台这个大平台上,冯国跃潜心钻研酱酒勾调技艺,逐步掌握复杂风味的平衡之道。2015年,34岁的冯国跃成功考取了中国酒业协会国家级白酒评委,成为了行业年轻的佼佼者。至今,冯国跃已连续三届获聘国家级白酒评委。
冯国跃的成长与“蜕变”,是苦学钻研、淬火成钢、自我努力的结果,也是师父徐强言传身教的结果,更得益于国台这个平台。
据悉,为建立强大的人才队伍,国台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长远战略规划。除了传统的师带徒模式,还经常会组织内部培训、外出学习交流,不断的提升团队人才能力。自2022年开始国台建立了内部四级品评体系,并将技能人才发展列为重点工作。
为此,国台一方面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专项品评培训,累计培训达1000余人。另一方面,还邀请中国酒业协会、以及行业专业专家走进企业,共同开展品评人才定制化培训班。
今年,在贵州省的省评委考评前,国台出资购买酒样,考评前一周,国台组织了封闭强化集训,组织国家评委作为授课讲师,面对面给参训学员进行指导,最终通过率达到93%;
在今年参加国评考评前,国台在培训酒样上就花费了十多万元,并组织相关后备人才集中进行品评练习,最终实现了参考人员全部获聘国家级白酒评委的优异成绩。
而在稍早前的2023年,国台更是邀请中国酒业协会指导举办“国台白酒品酒师培训提高班”,邀请多位中国酿酒大师、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和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,国家一级品酒师为品酒师队伍进行系统化、专业化培训,全面提升技术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。
正是基于长期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对技术团队专业素养的持续投入,国台的技术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,产品品质更加稳定卓越。同时,也让过去主要依赖个人“经验传承”的品评技艺,升级为能够系统化、规模化的科学化传承体系,实现从个体能力到标准化流程的跨越。
03
用高水平人才,让品质持续提升
当前,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,市场的竞争逻辑正发生变化。但无论是企业发展,还是科技创新,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人才上,哪怕是市场竞争,说到底也是人才竞争。特别是对于以数智化驱动企业发展的国台而言,人才更是推动品质提升的核心引擎。
一直以来,国台始终坚持“酿好酒、酒好喝、喝好酒”三件大事,以智能科技再现工匠技艺,创新数智美酒新体验。
为此,从2011年开始,国台秉承“秉承传统不泥古、科学创新不离宗”的理念,历经十余年六次技术迭代,完成了从传统酿造向“自动化、数智化+人工智能”的跨越,并构建起数智酿造的系统集成体系,为国台酱香酒打造了差异化竞争的根基。

在勾调方面,国台基于科学风味物质解析成果,搭建起国台酒智能勾调辅助系统,形成了“智能勾调+大师微调”的勾调模式,以此提升酒企的勾调效率和准确性,个性化满足消费者风味与健康、多元化口感需求。
与此同时,随着企业智酿水平的不断提升,国台对生产方面的人才专业能力要求也日益提高。
其中,车间员工尤其是车间管理者,不仅要懂得传统酿造技艺,还要懂机械设备、懂数字化,因为每一个细节,都会影响到最终酒的质量与产量。而勾调技术人员则需在掌握感官品评的基础上,运用智能勾调系统,实现经验与数据的深度融合。
当然,国台在人才培养上的高标准、严要求,也为国台产品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。也难怪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在探厂国台后会感叹,“这真的是用智能酿造的技术,硬生生打造出了一条流淌着大国酱香的美酒河。”
在消费逻辑日益理性的今天,国台这种依托人才开展的系统化和精细化品质建设,不仅成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人才是第一资源,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深刻论断的生动实践,也将为酒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范式,展现国台“中国新名酒”的责任担当。
您对此有何看法,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。
申银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